郭小曼:蔚字考
蔚 字 考
蔚州后学郭小曼



蔚字考
蔚州后学郭小曼
灵秀地、蔚蓝天、崇峻岭,美良川,人才济济,古韵悠悠。这是我对大美蔚州的最初印象。作为一名蔚县人,作为一名教语文的音乐教师,我对“蔚”字有着不可磨灭的特殊情感。
前不久,父亲郭敬林先生应蔚县文联、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研究会之邀,参加了蔚县地名“蔚”字探究座谈会。此前,我曾与父亲就蔚字做过反复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倍增。父亲见状说:“既然你如此关心关注,不妨抽时间详细考证一番。这样,既可以提高文字修养,又可增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涵养”。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立刻着手进行。父亲藏有诸多古籍和数十种字典辞书,故在查阅探究过程中得心应手。经旬日涵泳,终成拙文,不揣浅陋,奉于各位前辈和老师们面前,权作抛砖引玉。
一、蔚字考
蔚字从艸,典载两个读音,多种含义。
(一)蔚,於胃切。读音尉,《唐韵》(巜康熙字典》),去声,未韵(巜词源》)。
1、植物名,即牡蒿。《说文》:牡嵩也。巜诗.小雅》:“匪莪伊蔚”。
2、草木茂盛。《文选》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王俭灵竹赋:“沿淮海而蔚映,带沮漳而萧森”。
3、云兴貌,后引申为人才兴盛状。《李氏中文字典》:“云蒸霞蔚”。
4、文采华美盛大的样子。《易.革.象》:“君子犳变,其文蔚也”。
5、荟萃。《汉书.颂传》:“多积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词宗,赋颂之首”。《李氏中文字典》:“蔚为大国”。以及“蔚为大观”、“人为蔚起”、“蔚为风气”等。
6、病。巜淮南子.俶贞训》:“血脉无郁滞,五脏无蔚气”。
(二)蔚,纡物切,音郁《唐韵古音》(《康熙字典》)。入声,物韵(巜词源》)。
1、通郁。愁闷不解。巜眉菴集》楊基.晓发祁阳别刘启贤诗:“临流发新咏,聊以散蔚结”。
愁闷忧伤的样子。巜后汉书.张衡传》:“愁蔚蔚以幕远兮,越卬州而愉敖”。《文选.张衡.思玄赋》:蔚蔚作郁郁。
2、雄浑多彩貌。唐杜甫《草堂诗笺》观公孙大娘舞剑气序:“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3、壮颜色,如蔚蓝、蔚蓝天。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上有蔚蓝天,重光抱琼台”。《康熙字典》:杜甫诗句“上有蔚蓝天”,蔚读作郁。
4、姓。巜姓氏源流》:
A、“周宣王(公元前827一782年)姬静封郑桓公子翩于“蔚邑”(今山西平遥县和灵邱县一带),后其子孙遂以“蔚”为姓。
B、出自地名为氏,南北朝时,北周宣帝置蔚州(今河北蔚县),蔚州人有的以蔚为氏,称蔚姓。考:蔚县之地历史与现在均无蔚姓家族存在,这个应指将治所在怀荒、御夷二镇之蔚州迁回山西平遥时之蔚州。
历史上蔚姓重要人物有:
蔚元,北魏司徒、淮阳王。
蔚兴,宋初大将,蔚昭敏父。
蔚昭敏,北宋殿前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
蔚春,明弘治进士、兵部给事中。
蔚缓,明礼部尚书。
蔚姓在全国属大姓,虽在大陆与台湾排名均未进入前三百名,但影响很大。其宗祠通用联为:
望隆八秩
威镇三关
上联指北魏淮阳王蔚元以八十一之年寿,官至三老之重,下联指宋将蔚昭敏乃镇、定、高阳三关先锋,抗辽功高。
5、地名。
A、蔚州。北魏永安(公元528年)孝庄帝元子攸以怀荒(今张北县)、御夷(今赤城县北)二镇置蔚州。
后移至今山西平遥县西北。
北周宣帝大成二年移至灵丘县。今蔚县地属之曰大昌县。
北周大象二年移治今蔚县地,始建蔚州城,隋大业年间废。
唐武德年间复置,寄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阳曲镇)。
武德七年移治繁峙县(今山西繁峙县西)。
武德八年移治秀容县北桓州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
贞观五年还治灵丘县。
开元八年蔚州移治安边县(治地今蔚县城)。
至德时更名兴唐县。
五代梁开平中改名隆化县。
同光初复名兴唐县。
辽更名灵仙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B、蔚州。西魏大统六年置蔚州,治所今甘肃省合水县(西华池),北周废。
C、蔚头州,一作郁头州。唐贞观(627一649年)中置,治所握瑟德城(今新疆巴梦县东北),贞元(785一804年)中废。
D、蔚茹川,古称高平水,也名胡芦河,乌水、苦水,今称清水河。源出甘肃省固原县北,北流至宁夏省中卫县入黄河。巜新唐书.牛僧孺传》:“赞普牧马蔚茹川,若东袭陇坂,以骑缀回中,不三日抵咸阳桥”(台湾三民书局《大辞典》)。
E、蔚汾水,源自山西岚县西黄崄山,西流经兴县入黄河。
F、蔚汾县(今山西兴县西北),北齐置。隋大业二年改为灵泉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G、 蔚邑(见上蔚姓词条)。
H、蔚萝。蔚县城南玉泉山西,灵仙山东有名山曰萝山(乾隆《蔚县志》蔚州舆图),故蔚州又称蔚萝、萝川。光绪《蔚州志》载:“惟大探口石佛寺元石幢有“蔚萝道山无碍禅师字”,故蔚州称蔚萝 最迟在元代。
J、蔚秀园。蔚县城中街心公园,安俊杰先生倡建,今废。

二、与蔚字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一)作为专有名词,蔚县(州)的蔚字对应普通话应该读几声?
根据惯例,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读音应按夲地读音为准。先看一下蔚县方言和普通话读音的对应关系:
蔚县方言:花好月圆,读音顺序为一、二、三、四。
普通话:花好月圆,读音顺序为二、三、四、一。
二者对照,明显可以看出普通话读音比蔚州方言读音高一个声调。蔚县的蔚字在蔚州方言中读二声,对应普通话应读第三声。可是在各种字典辞书和新闻媒体中均读为第四声。关于这个问题,我县有关部门业已反映至教育部、语言文字委员会,但更改的难度非常大。可行的办法是,在蔚县及适当的范围内,我们应率先将蔚字读为第三声,静待国家予以更正的恰当时机。

(二)蔚县的蔚字和今天蔚县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有无关系?
答案是:“没有”!因为蔚州是移治而来,蔚字的出处与原设治地有关,而与今蔚地无关。
(三)北魏孝庄帝以怀荒、御夷二镇置蔚州,缘何用“蔚”字做州名呢?
综合分析,有两个原因纳入考虑范围。一是借用地名“蔚邑”之蔚字而置。
原因是,“蔚邑”地处山西平遥,与北魏最初国都平城相距很近。蔚邑之蔚姓家族在当时已成望族,影响很大。虽然泰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但泰和三年亲封的淮阳王蔚元却在泰和十七年以八十一高龄刚刚离世,帝亲往家中探视,并赠谥号景桓公。虽时过三十余年,朝野均未淡忘。为缅怀这位为北魏政权拼搏一生的功勋之臣,设州时用蔚邑和蔚姓的蔚字命名既顺理成章,又具重大意义。
二是有人认为以蔚字命名蔚州是取“草木茂盛”之意,但释此意时应读胃音,这样理解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四)蔚茹川和壶流河,古时同称胡芦河,它们之间有无些许渊源?
答案:“不一定”,待考。
(五)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封地是否在今蔚县?
答案:是!
光绪三年《蔚州志.大事记》载:“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燕乐闲。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巜史记正义》曰:“尉文盖蔚州地,信平廉颇号也”。
考《史记正义》作者张守节之诞生年代,其开元二十四年成书序中有“守节涉学三十余年”句,据此向前推二十年,张守节应出生在武则天垂拱年间(公元685年前后),开元八年,蔚州已从灵丘移至安边县(今蔚县城),张守节在开元二十四年说的廉颇封地“尉文盖蔚州地”,所指即今蔚县地,孰可信也。
零零碎碎罗列了以上内容,意在使大家对“蔚”字的读音、含义及其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谬误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2023年2月22日于栖凤馆

作 者 简 介

作
者
郭小曼,30岁,先后毕业于张家口市音乐艺术高中、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中共党员,蔚县杨庄窠中心校一级教师,河北省“冀青之星”获得者、并获张家口市教师基本功大赛综合一等奖、声乐一等奖,中华经典诵读张家口赛区一等奖,分别在张家口市新年音乐会及蔚县春节晩会上演出独唱节目。我的座右铭是:在文化知识的花园中倾力采撷,在音乐艺术的翰海中虚心涵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o.com/4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