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季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

季氏比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大可堂堂正正地去攻击他!”

解读:

关于“周公”有两种解读:一是指周朝的公侯,见于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批注》;一是指周公姬旦,这里我们采用后者。

纵观整篇《论语》,“周公”一共出现了四次,除了本章之外,其他三次均确定为周公姬旦。如“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周公谓鲁公曰:……”,所以,本章“周公”指周公旦的可能性较高。

季氏,指季康子,在鲁国“三桓”中势力最大。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言:“周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

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经营成周洛阳,讨伐叛乱,制礼作乐,尊称“元圣”,富有是合宜的。

季康子是鲁公的卿大夫,地位没有周公尊贵,功劳没有周公大,财富却比周公多就有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冉求却还在为季康子聚敛钱财就更有问题了。

再加上季氏旅泰山、伐颛臾等事件,因此孔子说出“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在使门人正之。

宋儒范祖禹评价冉求道:“冉有以政事之才,施于季氏,故为不善至于如此。由其心术不明,不能反求诸身,而以仕为急故也。”

冉求是四科十哲中政事科的贤人,却为季康子聚敛钱财,说明冉求的心术不明,惑于外物,以追求仕途为目的,不能反求诸身,践行仁爱,背离了孔子的教诲。

虽然遭到孔子的严厉批评,不过冉求依然敬重孔子如一。

孔子晚年能够回到鲁国编订、整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也有冉求的一份功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o.com/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