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为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20周年,该校于9月13日起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展”。展览包括“历史馆藏珍本(1902—2007)”与“近年访获佳帙(2007—2022)”两大主题,展出馆藏古籍珍品50余件。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北京师范大学馆藏古籍珍本展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作者 | 丁之涵

历史馆藏珍本(1902-2007)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聚合旧师大、女师大、辅仁大学历史馆藏,益以民国时期、建国以后多次受赠、访购、交换,形成今藏古籍规模,在各大高校中名列前茅。此次展览,精选历史馆藏珍本近三十种。

宋刻本

古今人论藏书,尽以宋刻为善。宋刻之佳,于文本之正、字纸之美,往往一本而兼有,况其古而稀者为贵。陈展宋刻本二种,一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两浙西路转运司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撰。今存宋刻王安石文集,尚有绍兴间龙舒郡斋刻《王文公文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上海博物馆藏一部不全。转运司刻本亦仅存数部,均元明递修,馆藏本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7214号)。卷内宋刻避讳谨严,刻字端正,欧体而结体稍扁,呈现两浙地区版刻字在当时的一种变化趋势。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一为宋开庆元年(1259)福州学官刻元明递修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甲集三十七卷乙集下二十二卷丁集二卷,宋真德秀撰。“乙集下”原无定本,真德秀殁后,由旧日宾客汤汉搜订成帙。汤汉时任提举福建茶盐事,原拟刊于茶盐司,因郡文学请,汇各集合梓之,是为学官刻本。此刻完帙,今仅存数部,皆经递修。检该本宋刻原版,笔划呈南宋时期建刻用刀特点,字体在颜、欧之間,而版面舒朗,与建中坊刻不同,此其官刻特色。馆藏本钤“汪士钟藏”“茶陵谭氏赐书堂珍藏”印,经汪士钟艺芸书舍、谭钟麟赐书堂等先后递藏。

元刻本

元代刻本,坊刻为盛。坊刻之盛,建阳为最。陈展元天历元年(1328)建安郑明德宅刻重修本《礼记集说》,元陈澔撰。此书集元代以前各家注疏,以朱熹之说为本,而文字浅近,利于初学。明初御定《礼记》用澔注;永乐敕修《五经大全》,《礼记大全》以之为本,遂列学官。郑明德宅本为本书首刻,馆藏本经补版重修,选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274号)。郑明德宅为元代著名建安书坊,此本在版式、字体各方面都呈现较典型的元代福建坊刻特征。馆藏本钤“缪荃孙”“云轮阁”等印,为缪荃孙旧藏。又有“陈立炎”“古书流通处”印。据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缪荃孙之子禄保曾以家藏书售于上海古书流通处,此本殆在其中。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另一部元坊刻本,元至正十一年(1351)德星书堂刻《书集传》,宋蔡沈撰。此书今存宋刻,有国图藏淳佑吕遇龙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大字本二种。元延祐间,《书集传》立于官学,元代即屡经雕版,德星书堂本之前,已有延祐三年(1316)(佚)、至正五年(1345)明复斋本等。德星书堂本刻非最早,然据卷前《重刊明本凡例》,知以宋明州本(佚)为底本。有研究指出,此本蔡沈之子作“蔡杭”不作“蔡抗”等处,与宋本、延祐三年本同,独有佳处。馆藏本钤“周星诒”“季贶”“云自在龛”“陈立炎”“古书流通处”“怀辛斋”“怀辛主人”“曹家騄”“江都曹氏家騄秘籍”“曹声范印”“曹声涛印”“黄裳”“黄裳珍藏善本”等印,并有黄裳题跋(未刊)一则,记此书旧藏经历。

元代官刻,要在地方,尤以各路学、郡庠刻书,得学者精校,良工雕版,多有佳刻。

陈展元大德间饶州路儒学刻《隋书》,为元大德江东建康道所辖九路儒学刻《十七史》之一,即所谓“大德九路本”,是元代路学刻本代表,学林称善者久之。民国间张元济主持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隋书》即选此刻。元明迭代,各学旧版明初多入南监,正、嘉年间递有修版。馆藏本版心偶见“正德十年”“嘉靖十年刊”字样,即其标识。卷内修版仅十之一二,而元版多存。钤“曾经东山柳蓉邨过眼印”,为书商柳蓉村经手本。柳氏创上海博古斋,清末民国间学者、藏家多与之交。其眼力精到,加钤本多可宝。展出另一部元大德十年(1306)刻嘉靖递修本《南史》,行格同前举《隋书》,版心虽不记刊版地名,亦属建康道九路本,当时同选为百衲本底本。

两种九路本外,陈展大德间福州路三山郡庠刻《通志》。据元刘埙《隐居通议》所载,此书为东宫令下福州路,雕版计万余。《通志》撰者宋代郑樵,福建莆田人,此犹乡邦先贤典籍,奉谕刊行。今存三山郡庠本多有修版,馆藏本版心有“成化十年吏部重刊”等标识。钤“新乐王书”朱文大方印,曾经明室宗藩朱载玺庋藏。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陈展元本,尚有元刻明修本《节孝先生文集》,为此集今存最早刻本,仅北大、北师大、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共三部,均有明代修版,馆藏本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7213号)。此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另著录有“明嘉靖四十四年刘佑刻本”,缪荃孙旧藏一部,其《艺风堂藏书志》著录元刻,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辨为嘉靖覆宋本。瞿氏铁琴铜剑楼亦藏一部,卷前手识“明翻宋本”。今二本均在国图,取勘之,元刻、明翻相肖。按嘉靖时流行翻宋刻,自文本至版式、字体一依旧貌。此本元刻字略带行书,翻刻亦点画照旧,较常见者别具一格。

明刻本

古代刻书发展至明代,如入盛春之园。灼灼齐放,交交争鸣,明代出版业的刻书主体、刊本内容、雕版技艺、发行方式等各方面都呈现高度多样化与成熟化。

陈展明刻本,首先为内府刻本两种:《历代臣鉴》《历代君鉴》。前者刻于宣宗元年(1426),后者景泰四年(1453),分别由宣宗、景帝御撰,一选历代为臣之善可法、恶当戒者传之,一选历代贤君之嘉言善行揭明之,恶可警者附末。二《鉴》均大开本,赵体大字写刻,板式相若,而《君鉴》黑口、板框较粗,墨色亦浓,刻字赵体风格更为鲜明。

赵孟頫《松雪斋文集》,明天顺六年(1462)岳璿刻本。此书原有元后至元五年(1339)湖州花溪沈伯玉(璜)家塾刻本,或曰赵孟頫亲笔上版。天顺年间,岳璿知湖州府,获元本而加翻刻,字划版式一一照旧,与元本肖,缀《重刊后序》以示区别。馆藏本为缪荃孙旧藏,佚去重刊序,因误作元本。按天顺属明前期,刻书风格承元代而来,与前举嘉靖翻刻元本《节孝先生文集》固自不同。馆藏本钤“柘湖居士”“乌程蒋维基记”“咸丰庚申以后收藏”“张之洞审定旧椠精钞书籍记”“无竞居士”“荃孙”“云轮阁”等印,经何良俊、蒋维基、张之洞、缪荃孙递藏。

《新刊宋学士夹漈先生六经奥论》《六经总论》,明成化四年(1468)书林刘氏日新堂刻本,题宋郑樵撰。此书有“书林刘氏日新堂刊”牌记,卷端题“书林日新刘克常刊行”。“日新堂”又名“日新书堂”,初为元代建阳刘锦文书坊名,其裔世代承业,延绵有明一代。此刻展示建阳坊刻发展至明中期初年的版刻面貌。

明嘉靖刻本。嘉靖朝历时四十四年,铸就明代书业的黄金时代。大量翻刻旧本,不仅有功于前代典籍的保存与流传,也对此后版刻字体、风格等各方面深有影响,并与当时学术、文化思潮互为交织。

陈展嘉靖本四种,一为嘉靖十七年(1538)元和(今江苏苏州)吴元恭刻《尔雅》。此刻无序跋说明所据底本,其版式半叶八行十七字,白口单鱼尾,欧体刻字,是嘉靖前期吴中地区仿宋体式。清人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称此本“仿宋刻”“绝无私意窜改处,为经注本之最善者,必本宋刻无疑。”清嘉庆十一年(1806),版本、校勘学家顾广圻翻刻此本,为清乾嘉时期翻刻明雕善本之一例。馆藏本卷内有“瑯园秘笈”“九峰旧庐珍藏书画之印”“九峰旧庐藏书印”“傅沅叔”“增湘”“藏园”诸印,为王绶珊、傅增湘旧藏。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一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朱睦?聚乐堂刻《周易集解》。朱睦?(1517—1586),明宗室,万历五年举周藩宗正。藩府刻书为明代独有,藩王就封,例有赐书;诸王有好学者,雄于财而闲有暇,于是聘通儒精校,雕刊古籍多佳。朱睦?精经学,邃《易》《春秋》,嗜藏书,此书亦其学有所好而付诸版。

一为嘉靖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544-1545)孔天胤刻《资治通鉴》。孔天胤(1505-1581),汾州人,嘉靖十一年举进士,授陕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历官浙江提学副使,陕西按察使,陕西、河南布政使等,一生主持刊刻书籍众多,是嘉靖时期重要的学者兼官员型出版家。《资治通鉴》为孔天胤浙江提学副使任上所刊,以其有利士子经史治道、择善多识,可以为鉴。本书为典型的嘉靖时期浙中官刻,底本精良、校理用心,学者许为《通鉴》善本。此刻国图存另一部为傅增湘旧藏,有章钰跋曰:“此刻源出天水,佳处极多。沅叔藏之,足以肩随百衲宋本、兴文元椠。”认为价值不减宋元旧本。

一为嘉靖三十三年(1554)黄氏浮玉山房刻《唐诗二十六家》,明黄贯曾编。嘉靖以来,伴随翻雕旧椠的风气,在刊刻技术、学术风尚等影响下,辑纂、选编典籍加以丛刻的出版现象日益普遍,在江南书业中心的吴中地区更为显著。吴县(今苏州)黄氏家族为明代吴中文学世家,刻书亦夥。黄贯曾从兄鲁曾、省曾,诗文、学问称名当时,与盛行文坛的复古派诸子均有深交。黄贯曾选唐二十六家诗,于其私人刻坊浮玉山房刻成此书。省曾子姬水为之序,结合所选诗家持论诗学,别标一帜,实际代表了吴中文学对宗法唐诗的复古理论,发展至嘉靖时期的一种观点变化。此刻字体已呈现嘉靖中后期方体字的齐整方正,雕缮尤称精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此书,即以馆藏本为底本。

套印本。万历四十四年,吴兴(湖州)闵齐伋首次使用套版印刷法印制出版《春秋左传》。此后明末三十余载,吴兴,随之以吴中、金陵等地,争相使用朱墨、三色乃至多色套印,一时蔚然成风。套印本以吴兴闵、凌二氏最称著,此外尚有版筑居等十数家。版筑居坊主傅昌辰石城(今江西赣州)人,设书肆于金陵,所刻书今少存见,概在天启、崇祯间。陈展版筑居朱墨套印本《毛诗正变指南图》,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孤本,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1322号)。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展出另一种万历间凌濛初刻朱墨套印《琵琶记》,据宁藩朱权(臞仙)原本重雕。臞仙精戏曲音律,自著杂剧十数种,又富藏书,遇罕秘善本,多加刊刻。凌氏翻雕,经濛初、延喜叔侄参订而成,虽已是明末刻本,然形制古朴,其来有自。卷首单面绣像二十大幅,为名手王文衡绘,郑圣卿镌,点画工致,文采流动,可称凌本插图之冠。

插图本

此次展览,展出两种插图本。一为明刻《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记》,卷前镌二十图,每幅半叶,以圆形月光样式绘剧中情节,视觉上别有观剧感。此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国图、中科院文研所与馆藏三部,无牌记。吴希贤《所见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版本图录》收录本有“汇锦堂藏版”牌记,即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明崇祯间汇锦堂刻本”,为金陵刻本,与馆藏此版应有翻刻关系。一为插图本《名山胜概记》,在嘉靖何镗辑《古今游名山记》基础上增改成帙。附图一卷,呈现明清间山川版画工艺水平的新发展。

特殊印本

展出泥版印本、钤印本两种特殊印本。一为泥版印本《精订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我国以雕版技术传播文字,约始于公元700年的唐时期,并成为此后一千二百年来书籍印刷之主流。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法,继而又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磁活字等,至民国铅字排印,活字印刷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而结合两种印刷技艺,使用活字字范制成泥版并加以刷印,可称为“泥版印刷术”,其运用世间仅见一例,即乾隆初年由新昌吕抚(1672-1742)所撰,并自制泥版印行的《精订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二十六卷。“衍义”而外,吕氏又于卷二十五回详叙自创泥版制法;于书后附《印字物件列后》一篇,记工艺所需用具及用法。则此书不仅为泥版印法的唯一物证,更独存此种技艺的重要文献,具有不可取代的文献、文物价值。一为明邵潜钤印本《皇明印史》。邵潜(1581—1665),字潜夫,江南通州人,侨居如皋,精字学,工诗文,能篆、隶书,治印取法秦汉而多出新裁,为如皋印派鼻祖。崇祯元年,辑自刻钤印五百八十四方,“上自开国六王、上公彻侯,以至名臣将相、文学布衣,各刓一印”,成《皇明印史》四卷梓行。二特殊印本皆罕见,分别登第二、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稿抄校跋本

稿抄本为馆藏古籍一大特色。陈展四种,分别体现了稿、抄、校、跋,在刻本之外的文献、文物价值。

李兆洛、清沈炳垣、缪荃孙校跋清抄本《国朝名臣事略》。此书据元元统三年(1335)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刊本抄写,季振宜张蓉镜、郁泰峰、陆心源、缪荃孙、沈燕谋等递藏,李兆洛、沈炳垣、缪荃孙先后题跋。三跋记此书递藏源流,兼详经校次第。以影元抄本而汇各家校订于一编,可谓“减真迹一等”,而别有增益。

清刘喜海稿本《金石苑》。刘喜海(1793—1852),字燕庭,诸城人。嘉庆举人,累官至浙江布政使。嗜金石,官辙所至,搜集无倦,欲以所得五千余种编成《金石苑》一书,以卷帙太多,终未完稿。馆藏稿本,包括《金石苑目录》《长安获古编》《洛阳存古录》及历代杂碑、造像等。内有浮签校注,加嘉庆时地理学家徐松“星伯”印。又钤“吴兴刘氏嘉业堂藏”印,为刘承干旧藏。按《金石苑》稿本别一种,经况周颐整理,1917年为上海涵芬楼购得,经张元济审校,拟排印出版而未果,今藏国图。当时张元济致刘承干书信,有关于《金石苑》稿借校事宜,曰:“昨又奉手示,并惠假新得之《金石苑》稿十五册,又抄印《海东金石苑》两种,计共十册。……(其中)如《昭陵碑文存佚考略》《洛阳存古录题名目录》并《金石苑》杂稿,共计九册,与敝处新购各稿多有足资考订者,拟多留一时,详加披览”云云,应即指馆藏此本。张元济校订《金石苑》,当时曾“另册记录”,已佚。幸二稿尤存,可俟将来。

傅山批点明刻本《刘向说苑》。傅山(1607-1684),字青竹,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行医为生,与顾炎武等交善。青主善书画,精金石篆刻,喜研小学及周秦诸子,批注有《说文解字》《老子》《庄子》《荀子》《淮南子》等籍,馆藏《说苑》即其一种。卷内手批朱墨二笔,字体飘洒超逸,诚谓墨迹佳赏。检其内容,多撮一段之主要人物、关键词句、论述要点旁写标明,此外涉及文字释义、内容考订、事物评论等多方面,缺疑处自注,可见其为学兴趣与态度,对傅山研究多有意义。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云南丽江府罗春抄本《妙法莲华经》。此品居展中最为精美夺目,经折装,瓷青纸,泥金写绘。抄者书法劲秀端丽,卷前佛说经像、卷后韦驮护法像造型生动,笔触细腻。通书金碧辉煌,触手若新,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4962号)。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清刻本

本展历史馆藏珍品部分,最后殿以清刻本二种。

一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张纯修刻《饮水诗词集》,清纳兰性德撰,冯汝玠跋。纳兰性德(1654-1685年),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容若工词,长于小令。其词以真取胜,其人则情挚近乎痴,其交友得以逾死生。纳兰家族原本显赫,容若三十早亡,未久父明珠遭劾贬,昔日荣光尽散,身后更罹诼谣,惟故友顾贞观、张纯修二人“相顾太息,泣下不可止”,乃裒刻其诗咏,亟亟期以立言不朽亡者。康熙三十年刻《饮水诗词集》经顾贞观审定,由张纯修梓行,为纳兰诗文集首刻,不仅相对后来诸本是“未经改字之初刻”,更是纳兰与其死生友人厚谊之凝炼。馆藏本钤“谦牧堂藏书印”,为容若弟恺功旧藏,冯汝玠跋详述其得书因缘。

一为英敛之旧藏清刻本《板桥集》,清郑燮撰。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任知县十二载,罢官归乡,鬻字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之一,以书画名世,善吟咏,篆刻亦精。清刻《板桥集》分原刻、翻刻两大类,原刻又有较初、较后印之别。原刻为郑燮手书上版,由门人、镂版能手司徒文膏镌字,卷首又锓板桥钤章多枚。卷内字体,郑氏早年风格之楷书,中年新创之“板桥体”并见。原刻之妙,可谓于揽咏之余,更兼临池之助。今存《板桥集》原刻之先后印本多有铲板现象,依次递增,不外郑氏自加删订,及乾隆以来为避文字狱厄,其后人权宜之措。馆藏于原刻先、后印各具一本,先印本内,“王国栋”(乾隆四十三年“一柱楼诗案”)“屈翁山”(乾隆三十九年屈大均诗文案)二处字样皆存,后印本都已铲去。二本相较,犹见次第。后来翻刻本,多据原刻之较后印本。然检“清晖书屋”重刻一流,无“屈均山”字样,而“王国栋”仍存,其所据底本或源出二案之间。馆藏两种原刻,先印本已于郑燮诞辰三百年(1993)之际影印出版,后印者即展出本,《中华再造善本》据为底本。兹值师大百廿校庆,特举昔辅仁大学前身辅仁社创建人英敛之先生旧藏,尤见书圃流芳,隽永不散。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近年访获佳帙(2007-2022)

在守护历史馆藏古籍的同时,我馆也不断觅访书林,为馆藏续添佳本。此次选取图书馆近十五年来通过采购、竞拍等途径新获古籍二十余种,隅举如下。

唐宋经卷

唐中期写本《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二,陈朝月婆首那译。黄麻纸,通卷21纸,出甘肃敦煌藏经洞,为展中年代最早的展品,2011年购藏。敦煌写经作为我国古代文献瑰宝,具极高的文物、文献及书法价值。1900年,敦煌藏经洞藏卷初经发现,随即流散,大量经卷遭国外探险家劫掠。直至1910年,清学部才将劫余文献运抵回京。敦煌写经存世数万件,《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属稀见品种。据计,海内外不逾三十件。是经足本七卷,记载佛应钵婆罗天王之问,对大众说甚深般若及其修习之法,为佛教重要经典,同本异译仅有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六会》,未见有对等梵、藏文本。馆藏本抄录卷二,总长980.1cm。按文化部颁布的《敦煌遗书定级标准》《古籍定级标准》,写经总长达8米可定为一级珍品。采进此件不仅卷长过之,且首尾俱全,书法工致,为不可多得的上品。

两宋刻《大藏经》经卷。一为福州东禅等觉禅院刻《崇宁万寿大藏经》本《经律异相》(五十卷存卷三十五),梁释宝唱撰集。《崇宁藏》刻于北宋元丰三年至政和二年(1080—1112),为南方系统汉文《大藏经》之首刻。采进《经律异相》,存“傍”字卷三十五,首有题记署“崇宁二年(1103)”,即刊刻年份。尾题处印造工匠捺墨记印“福州东禅经生□□印造”。经本钤印工名是《崇宁藏》一大特点。经卷原装日本制木盒,钤“三圣寺”朱文圆章,为日本京都东福寺旧藏。明初,东福寺第五十四世祖刚中玄柔遣弟子来国求藏,当时得大藏二部,其一舍入东福寺,都钤此圆章。东福寺藏经以南宋《毗卢藏》为主,偶夹《崇宁藏》颇可贵。此卷远自海外流归,我馆得之,登《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944号)。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福州开元寺刻《毗卢藏》本《法集要颂经》(四卷存卷三),天竺尊者法救集,宋释天息灾译,南宋建炎二年(1128)刻。采进本开卷《法集要颂经卷第三》,千字文编号“槐”,经文包括“广说品第二十四”至“相应品第二十九”。《法集要颂经》为北宋新译佛典,无敦煌等唐写本。此本未见国内善本书目著录,为海内所存最早传本。钤“森氏”,为日本版本学家森立之印;钤“田修之印”,有研究认为属日本明治后期至大正时期藏家印。

《崇宁藏》《毗卢藏》为我国两宋所刻首、二部南方系统《大藏经》,均开雕于福州禅寺,二藏间尚多渊源。今并收二藏经卷,为我馆一段访书佳话。

稀见明清文集

《桂坡集?前集》五卷,明左赞撰,明刻本。左赞(?-1489),字时翊,南城人。天顺元年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有《桂坡集》传世。我馆采进此本之前,大陆地区著录《桂坡集》缺《前集》,仅常熟市博物馆存《后集》一部。检前后两集,版式、字体一致,内容相次,序跋相应,可合为全帙。《前集》冠何乔新、弘治元年彭韶序。据二序,《桂坡集》为左赞手自编订,诗词、各体文八卷并方外稿,总九卷,实包括今本《前集》五卷、《后集》九卷内容,与《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十四卷同。何乔新撰左赞《墓表》,载《桂坡文集》三十卷,《千顷堂书目》及史传方志多袭之,与今传本卷帙不合。《桂坡集》在左赞生前应未付刊,《后集》王华(1446-1522)跋曰:“盱江左氏《桂坡集》若干卷,……司寇何、彭两公亟称之。”“公没且数十载,吾儿(王守仁)方扫楚氛兵燹之余,文字独存,桂坡之乔木如故。……(仲子恺)又特以文序请。”则跋于王守仁平定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南昌叛乱经之后,由左氏仲子请序刊行。据跋可知,王华所见本有何、彭二序,则并见前后两集。此时应已增九卷为十四卷,《前集》统乐府诗赋,《后集》文与方外集。《桂坡集》全帙,著录仅见日本东京内阁文库、台湾傅斯年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藏数部。

《瓯鲁诗草偶存》二卷,清费俊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费俊(1656-1723),字鹘峰,归安人。康熙二十七年武进士。本年武举,李光地任主考,殿试拔第一,御定第八。任福建建宁镇总兵,台湾事起,力疾发兵诣厦门,寻奉命编辑《兵书》。《碑传集》《皇清书史》等有传,称儒将。《诗草》卷首李光地、胡会恩、黄梦麟、沈涵、陈恂、陈琰、朱星渚序,都翰林名臣,骚咏才士,交游可见一斑。该本软体写刻,康版典型,墨色清润宜人。此集罕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中科院文研所、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二部。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心斋集字诗》二卷《集杜雁字诗》一卷,清张潮撰,清康熙间诒清堂刻本。张潮(1650–?),字山来,号心斋,歙县人,试举业屡不售,遂闭门撰述,编著《虞初新志》等风行于世。设“诒清堂”刻坊,刻己著述及《昭代丛书》《檀几丛书》等。《心斋集字诗》集法帖中字为诗,康熙二十四年(1685)成帙,査士标、邓汉仪、洪嘉植、方淇荩等序。洪序曰:“(心斋)年未四十著述满家,独于临池书法不逮古人,以为媿。……一日,因出所集诸帖字,离而合之为诗,凡数百篇”,可知撰书缘由。《集杜雁字诗》集杜甫诗为雁字诗,据卷前朱慎序,先已撰有《集杜乐府》《集杜梅花诗》。采进二集于各家书目未见著录。馆藏尚有张潮《心斋聊复集》,康熙二十一年(1682)诒清堂刻本,亦极罕见,我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二部。今复增此,可谓书缘。

《苏碧涯遗稿》三种附《碧涯先兄行述》,清苏正学等撰,乾隆十三年(1748)苍葭堂刻本。苏正学(1686-1748),字兆卿。碧江人,雍正元年举人,乾隆九年令石埭,十一年改德庆州学正。史志称正学持己清俭,勤恤百姓;喜育人才,诸生之贫者月给钱米。及卒于任,贫无以敛,赖州人厚助,榇得归。《(乾隆)顺德县志》《(光绪)广州府志》等有传,所附《碧涯先兄行述》记颇详。《遗稿》三种,《宦游草》《陵阳别言》《秋浦骊歌》各一卷,刊于苏正学卒后同年。《宦游草》裒其平生诗咏;《陵阳》《秋浦》二集,为乾隆十年苏正学自埭入觐,赠友僚士绅、父老子弟诗以留别,而邑人争相赓颂以志去思,各取“陵阳”“秋浦”指代池州,以命其集。该本行格疏朗,刻字刀锋锐利,别具特色。此集稀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广东文史馆藏一本。采进本钤“京城马氏听境斋藏”“马英杰”印,俟考;钤“夷陵卢氏平生珍藏”“卢平之钤”“枀竹阁”等,为湖北藏书家卢平旧藏。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毁禁文献

有清一代,文网严密,毁禁无数。易代载籍,日益湮灭。至清末稍稍重见,旋复屡历兵燹。今得其原本,已谓吉光片裘。

采进《大荫堂集》不分卷《咏古绝句》一卷,清洪嘉植撰。嘉植字去芜,顺治康熙间歙县人,以布衣谈理学,为名公卿荐举不就。卷前李澄中序。版心记卷次处缺卷数,所收四十二篇各独立页码,为正式梓行前试印行本。洪氏著作因受乾隆朝“一柱楼诗案”牵连,列入毁禁书目(前举张潮《心斋聊复集》亦是)。今存洪集,采进刻本之外有清抄本《大荫堂集》(国图藏。国图另藏一种《洪去芜文集》,篇目及文字近似),与刻本无重见篇目。抄本卷内洪嘉植字氏处俱涂墨丁,亦未见违碍字句,可知后出。而刻本内悖逆言辞历历在尔,宜文字狱厄幸存旧本。钤“忠州李芋仙随身书卷”,清李士棻旧藏。

《阮太冲集》一卷,明阮汉闻撰,南明周亮工遥连堂刻本。阮汉闻(约1572-1641),字太冲,尉氏人,明末诸生,霜操高识名重一时。崇祯十四年,李自成陷尉氏,汉闻不忍弃城,被擒,骂贼死。周亮工刻阮集并序之,述其行事,彰其气节,兹不赘述。明末清初之时,表彰人物,保存文献,亮工最其著者,曾刻秦京、王王屋(厈)、张林宗(民表)及本集为“天中四君子集”。《阮太冲集》及汉闻《更台集》以“诗文内俱有悖犯之语”,乾隆时列毁禁书。此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收,久以为亡,我馆有幸拍获。钤“刘乾披沙所柬之金”印。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稿抄校跋本

采进稿本《二砚窝集》不分卷,清郑勋撰。郑勋(1763-1826),字书常,号简香,鄞县人。勋六世祖溱与黄宗羲(南雷)同出刘宗周之门,交谊深厚;五世祖梁,黄宗羲入室弟子;曾祖性,南雷再传,承父遗志构阁祭奉郑溱、黄宗羲二先辈,名“二老阁”,庋黄宗羲藏书遗著与世代家藏,时与范氏天一阁齐名。郑勋幼孤,长而从同里蒋学镛受《毛诗》《春秋》,得南雷学派嫡传。后受知大兴朱珪,补弟子员,举孝廉。乾隆六十年,阮元调浙江学政,谢启昆迁浙藩,召学者与修《史籍考》。勋以朴学应,协编《竹垞小志》等。乾、嘉以来,二老阁藏书屡经流散,郑勋乃着力收拾,辟二砚窝以庋藏,并刻行乡邦先贤文献多种。郑勋著述,据徐时栋作《墓碣》及地方艺文志等,有《郑氏征献录》《梨洲年谱》《二砚窝诗存》《文集》《二砚窝读书随笔》《简香日录》等,多未刊行。二砚窝于嘉、道年间披火,旧藏新著多所湮灭。今存嘉庆间刻《二砚窝文稿》二卷,亦极罕传。此外稿本数种,零星散于天一阁博物馆等处。本馆采进为文集稿,包括考论文、读书记、序跋文、纪传文、寿祭文等,末缀吴锡麟《郑简香征士五十寿序》,前冠道光四年周匡一序,为勋晚年请序。全稿抄誊清晰整洁,《书梨洲黄子年谱后》等数篇略有圈画改易,大体近于定稿。

稿本《花源村诗屋吟草》,清刘灏撰,杨守敬等跋。刘灏其人及文罕传,检民国五修本《青山里刘氏宗谱》,刘灏(1824-1865),谱名骘,原名灏,字闰生,一字粹甫,号小岑。刘灏属青山里刘氏东二分,始祖澄源世居梁溪,始迁祖丰,明弘治、正德间徙居常州城北花源村。丰有子三,长江、仲潮,后皆卜居青山里,即东大、东二分,三子清留居花源村,为东三分,则刘灏举始迁地“花源村”命其集。刘灏所在东二分与阳湖赵翼(字云崧,号瓯北)家族世姻。检《刘氏宗谱》,灏四世伯祖鸣鹤长女为赵翼原配,曾祖芳(字可型,号蓉湖)、曾从祖钦(字敬舆,号谦斋)等与翼交善,诗文往来见存《瓯北集》。灏父遵燮娶赵翼女孙、翼第六子廷俊(字苕生,号海珊)之女,年三十一殁,即灏母。灏任湖南候补通判,护解贵州军饷,遇贼接仗,积劳病,计军功,后以劳卒。工绘事,喜吟咏,有《花源村诗屋吟草》四卷(未见),《玉葳蕤室剩草》一卷(同治十一年刻本,南图藏),《(光绪)武进阳湖县志》有传。

采进稿本《吟草》不分卷,录古今体诗三百余首,卷内朱墨圈点、修改、挖补极多,书眉行间著批语,出作者及他人者并有之,夹浮签数十纸。稿首末存亲友题跋多则及杨守敬跋。书衣自识:“廿年所作,今阅之,绝少惬意之语。虽不无佳什,亦多倚附之词。嗣后如有所为,当以此作前车之鉴。”则《吟草》为早年旧作集。取校《玉葳蕤室剩草》,与本集重见者四十余首,间有异文,应据《吟草》删存续作而成。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清末誊清稿本《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饶智元撰。清末推行新政,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法制习惯调查活动,为编订、审核新法律提供符合国情的参考与借鉴。光绪三十三年始,设各省宪政调查局推行此事,继而产生法律习惯相关的大量珍贵一手资料,惜多散佚。采进本为当时报告之一种,由时任宪政编查馆谘议员、陕西宪政调查局总办饶智元撰辑,分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习惯、民事习惯、商事习惯、诉讼习惯等六类相从,小楷精写誊清,偶附浮签区别小类、标识誊录情况。该《报告书》尚有南京图书馆藏稿本,可取勘之。

清初抄本《梅花衲》,宋李龏撰。此本影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南宋群贤小集》本抄,明季以来诸家递藏印记累累。钤“京兆郡图书印”“陆廷灿印”“棣华书屋”“幔亭”“平原陆氏藏书印”“吴兴姚氏邃雅堂鉴藏书画图籍之印”“彦侍曾观”“古照轩藏本”“枕经堂藏”“常熟翁玉甫珍赏”“吴郡曹大铁”“曹大铁考藏印”,经陆廷灿、姚文田、姚觐元、顾大昌、方硕、翁同爵等名家递藏经眼,末归吴郡曹大铁氏。清洗桐斋抄本《栲栳山人诗集》三卷,元岑安卿撰,刘苍润跋。此集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岑氏后裔刻本,以原本年代久远,多失旧貌。刘氏考此本源出旧抄,校注刻本佳处于书眉,添录考补所得于卷末,使全书益加精善。此二抄,各得抄本赏鉴、考订之妙。

明清刊本及其版画

《新镌出像东西晋演义》十二卷五十回,明杨尔曾撰,映旭斋藏板,步月楼发兑。该本卷首冠五十叶版画,每叶双幅大图,每幅配题图小字一句。对应小说分回,每回二幅,共百图,版画精美,颇具规模。相似版画,又见于杨尔曾所撰另一部小说《新镌批评出像韩湘子》,天启三年(1623)武林人文聚刻本。卷前版画,首叶镌韩湘子图附像赞,次大图十五叶三十幅,各标小题,形制与映旭斋本《东西晋演义》同,而数较少。《韩湘子》又有金陵九如堂刻本(行格同映旭斋本《东西晋演义》),据版画及“玄”字部分避讳等,应据人文聚本翻刻,康熙时重修。映旭斋本《东西晋演义》尚有国图、上图、首图、东北师大等藏本,多失牌记,依卷端所题“武林夷白堂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称“武林版”,认为杨尔曾撰成后本地刻行。按映旭斋、步月楼为明末清初两家关系密切的书坊,二者同见于版权页,尚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前者原版为吴勉学刻,转归金陵蕴古堂、映旭斋;后者翻万历三山道人绣梓本。三山道人,学者多考为金陵三山街书坊主。又如万历间绣谷吴继宗刻《刘河间伤寒三书》,金陵刻本,后亦归映旭斋藏版。统观翻、刻各书,推测映旭斋、步月楼为金陵书坊,而此刻宜非杭本,卷内刻字、版画,归属可待商榷。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清刻藏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般若八千颂》系《般若经波罗蜜经》之略本,计三十二章、二十四卷,共八千偈(颂)而得名。藏文经为公元八世纪时,印度学者释迦色那、加纳悉地和西藏译师达码答希拉等译。《般若八千颂》为大乘佛教基础理论,是研究佛教产生、发展和释迦牟尼思想学说的第一难得史料,般若系佛典在藏区最为流行之一种。采进本原分上下部两夹,存上部一夹。纸质厚实,品相上佳,封面黄绫裱夹板。藏文刻板,雕印精工,字迹清晰。多版画,卷前冠满版插图;卷内有对称插图,如卷首叶两端均镌佛像;又有版面两端、中央各镌大幅佛像者;随文插图,插图与文字比例协调。各插图构思巧妙,版面无论字画,俱显庄重威严,是清代藏文刊本、佛典版画之佳品。

以上近年采进古籍,选取部分展品略作介绍。此外尚有元刻零卷《音注全文春秋括例始末》、明嘉靖三十年(1551)宋阳山刻本《明医杂著》、明万历刻本《混元弘阳飘高祖临凡经》、清康熙刻本《白国因由》、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黄海纪游》《梅花百咏》、清同治三年(1864)梦幻居刻《梦幻居画学简明》等,都非易见,乃我馆十数载有心经营,加意蒐购所致。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古籍部)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字取名的寓意男孩灏安的名字语寓意好吗?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董京尘 谢琰

责任编辑:陈思雨

我知道你在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mingo.com/52163.html